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
都有“粘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我出来没穿大衣,里面暖气太热,只穿着件大挖
领的夏衣,倒也一点都不冷,站久了只觉得风飕飕的。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
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
次看见适之先生。我二月里搬到纽英伦去,几年不通消息。一九五八年,我申请到南加州亨
享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A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艺文作场,是海边山谷里一
个魅丽的地方,前年关了门,报上说蚀掉五十万。我写信请适之先生作保,他答应了,顺便
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寄还给我,经他通篇圈点过,又在扉页上题字。我看了实
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写了封短信去道谢后,不记得什么时候读到胡适返台消息。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
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
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也是应当的。
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
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来。
要不是现在有机会译这本书,根本也不会写这篇东西,因为那种怆惶与恐怖太大了,想都不
愿意朝上面想。
译《海上花》最明显的理由似是跳掉吴语的障碍,其实吴语对白也许并不是它不为读者
接受最大的原因。亚东版附有几页字典,我最初看这部书的时候完全不懂上海话,并不费
力。但是一九三五年的亚东版也像一八九四年的原版一样绝版了。大概还是兴趣关系,太欠
传奇化,不sentimental①。英美读者也有他们的偏好,不过他们批评家的影响
较大,看书的人多,比较容易遇见识者。十九世纪英国作家乔治·包柔(GeorgeBo
rrow)的小说不大有人知道——我也看不进去——但是迄今美国常常有人讲起来都是乔
治·包柔迷,彼此都欣然。
要是告诉他们中国过去在小说上的成就不下于绘画瓷器,谁也会露出不相信的神气。要
说中国诗,还有点莫测高深。有人说诗是不能诵的。小说只有本《红楼梦》是代表作,没有
较天真的民间文学成份。《红楼梦》他们大都只看个故事轮廓,大部分是高鹗的,大家庭三
角恋爱,也很平常。要给它应得的国际地位,只有把它当作一件残缺的艺术品,去掉后四十
回,可能加上原著结局的考证。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是石印本,看到八十一回“四
美钓游鱼”,忽然天日无光,百样无味起来,此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最奇怪的是宝黛见面
一场之僵,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满不是味。许多年后才知道是别人代续的,可以同情作者之如
芒刺在背,找到些借口,解释他们态度为什么变了,又匆匆结束了那场谈话。等到宝玉疯了
就好办了。那时候我怎么着也想不到是另一个人写的,只晓得宁可翻到前面,看我跳掉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