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帝听罢,半晌问道:“你如何得知老五与御医们的对话?”
杨禹一听这话,心道糟糕。
他没料到承乾帝对杨进的信任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以其多疑的性子,听完居然毫不在意——自己这次真是走了一步昏棋。
“儿臣无意间听见御医们私下讨论,这才得知。”杨禹反应很快,连忙装作毫无察觉地回答道。
承乾帝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最后说了一句:"老四,人贵在知命。"
这话何其重,杨禹当时呼吸一滞,整张脸瞬间变得惨白,立刻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口中连道:“儿臣知错了!”
他身体孱弱,这么一来看上去十分可怜。承乾帝本就无意罚他,也就顺势给他下了台阶。
出了宫,杨禹忍不住惨然一笑。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揣摩承乾帝的性子,他,不如杨进。
——
杨进正于勤政殿批阅奏折。
看到翰林院编修张仪的折子时,他想起张仪是崔容的好友,于是不由上了心。
张仪在折子里说自己无才无能,并不适合翰林院编修之职,请求辞去官位。
杨进想了想,在奏折上落笔,写了一个“准”字。
与崔容相见时,杨进将此事告诉他知晓。
崔容不曾见张仪透出半句口风,因此十分惊讶。不知怎么,他想起那日在酒馆遇到张仪的事,心里总觉得有些放心不下,便前去张尚书府上拜访,想当面将此事问个究竟。
第七十九章辞官远走
崔容如今官居四品,又是太子近臣,地位自然今非昔比。
张尚书府上的官家接了他的帖子,丝毫不敢怠慢,一边引崔容去会见张尚书,一边派人迅速通报少爷张仪知晓。
刚与张尚书寒暄了几句,张仪便赶了过来。见是崔容,他有些喜出望外:“怀舟,你可是稀客啊!难得见你亲自过来。”
崔容拿不准他辞官的事张尚书知道多少,也就没有当场说破,只道:“有些事要问问你,只好到府上叨扰。”
张仪带着崔容进了他自己的院子。待婢女上了茶水点心,张仪挥挥手让她们退下,这才问:“可是出了什么事?有我能帮得上的地方吗?”
这话一出,让崔容想起两人初识之时,张仪就是这样喜好打抱不平两肋插刀的性子,于是他心中一热,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来意。
“泰安,你辞官的折子,太子殿下已经准了。”崔容说,眉宇间带上一丝责怪之意:“这么大的事,怎么实现都不和我们商量一下?”
张仪却笑得颇为没心没肺:“怀舟不愧是太子近臣,消息如此灵通。”
瞧着崔容眉毛一拧就要发怒,他又连忙正色道:“也不是故意瞒着你,只是我心中纠结,不知该如何说起。”
这话别有含义,崔容便问:“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那日在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