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越隽太守缺失、郡尉战死,越隽郡太守府离郡八百里外的安上县办公,越隽郡徒有虚名。
在高定杀死焦璜后,李严立刻上表,并派子李丰代行越隽郡尉,率自家部曲前往安上、新道等诸县招募士卒稳定局势。
李严曾在新道县大破高定,考虑到李严的才能,在朝廷遣越隽太守前来上任前,由犍为太守代管越隽郡诸事。
李严又与孟达有旧,又写信一封给孟达:“吾与孔明俱南征,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希望他召集部曲前往安上县,与朝廷一同平叛。
因李严处置得当,越隽叛军的战火没有烧到犍为。
武阳县。
犍为郡丞宋远拿到朝廷公文开始对着户籍征发民夫徭役。
李严拿着朝廷的回复以及孟达的回信进来,得意道:“文奇,犍为留一千人守诸县城,其余皆随吾一同出征。”
宋远大惊,道:“若是引起大姓不满,引来季休(蜀郡太守杨洪)公,公举(永昌从事费诗)公二位向丞相进言,府君当如何?”
李严道:“孔明处事公平,必定以公事为重。”
宋远见李严如此,便不再劝。
李严又道:“夷叟叛乱皆汉兵少也。若能迁大量汉民充之,二十年后便是大郡。”
宋远默然。
李严毫不在意宋远的反应,继续道:“如今子度在越隽,若他的部曲招募夷叟,教化民众在当地开枝散叶,今后越隽便能是朝廷治下。”
说罢,李严拿出孟达的信给宋远,道:“今子度愿率三千人随吾一同南下,莫说高定,连雍闿都未必是吾之对手。”
宋远心中一阵愁苦,八千人的辎重,府库好不容易积攒的物资又要消耗一空了。
();() 李严在犍为治上,重修蒲江大堰,民乐为之用。在建安二十一年,凿天社山,寻江通车道,省桥,梁三津,吏民悦之。严因更造起府寺,城观壮丽,为一州胜宇。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
又得青衣羌之心,在建安二十三年,大破广汉马秦、高胜的叛乱。又大破越隽高定,使其不敢侵入犍为。李严因功为辅汉将军。
宋远在用算筹计算了粮草用度后,回道:“依府库,仅供五千人出征一年。”
“什么!”李严一把拿过竹简。
竹简记录的粮草数字的确只有这么多,李严心里又计算了一下,宋远的账目是合理的。
“也罢,半年内,叛乱必平。准备八千人半年的粮草即可,其他的粮草由叛军供给。”
很快,李严便带着五千郡士前往安上,等待朝廷大军。
成都。
出征前,诸葛亮留郭攸之为侍中,助刘禅、马超理朝廷事。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听闻诸葛亮亲征,不顾病重,让其子王山扶着他到城门口对诸葛亮谏道:“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
诸葛亮考虑到诸将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因王连病重,诸葛亮以步兵校尉向朗为丞相留府长史,以梓潼文恭为留府参军,行司马事,以遥领弘农太守杨仪为参军从行。
长水校尉廖立冷眼旁观,对一旁的丞相掾李邵道:“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主上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 李邵不敢隐瞒,立刻报告诸葛亮。
诸葛亮想起廖立在襄阳诽谤赵统,干脆带着他一同回成都,免得跟马良一起四处串联,闹得朝廷不安。结果自己一时惜才,却引得自己也不能幸免。
此时,杨仪拿李严的信递过来,诸葛亮看完后,叹道:“公渊昔日若有正方之能,阿统何至于要出兵交州!”
说罢,便上表朝廷:“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讬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太子回成都之后,普增职号,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上当在五校!‘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为卿也。且宜处五校。‘自是之后,怏怏怀恨。”
朝廷对廖立的处置也很快:“三苗乱政,有虞流宥,廖立狂惑,朕不忍刑,亟徙不毛之地。”废廖立为庶民,徙汶山郡,太守陈震严加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