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绍宋txt > 第十二章 方城续(第2页)

第十二章 方城续(第2页)

这跟道德无关,也跟政治立场无关,真的是官僚们的本能,哪怕宗泽也是一位正儿八经的文臣。

实际上,之前韩世忠在淮西立镇,划走了理论上属于京西北路的蔡州、顺昌府(颍州,后世阜阳地区),然后李彦仙出任陕州镇抚使,甚至包括岳飞、张荣出任镇抚使,之所以如此顺利,也是因为在这些行在官僚们内心深处,都觉得此举有隐隐约约的政治正确性蔡州、顺昌府理论上属于东京留守的权力模糊地带;李彦仙之前的表彰全都是通过宗泽进行的;岳飞和张荣的存在更是能有效控制张所与张浚。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多少年了,就没变过,而口口声声说要跟这些东西作斗争的赵官家,根本就没注意到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大义分明,小事极有才,对人也恳切,做事似也有终始,本末昭然可晓,只是中间粗,不甚谨密,又行为激烈,此是他病’……这是李纲李公相前几日在给自己心腹兼好友、户部主事林杞的信中对某人的评价。

闲话休提,转到身前,韩世忠即刻承命,然后便要继续奏对。

但这个时候,周围忽然又有人控制不住自己了:“官家,臣试御史中丞张浚冒昧以闻,三衙制度毕竟经行百年……呃,闾太尉又有功无过,而韩制置虽军略妥当,却行事操切,殊无德行,臣恐怕韩制置此行,闾太尉会多有不服,届时未免无端生祸。”

只听后面半句,赵官家几乎以为说话的是胡寅,因为这话太像胡寅的风格了。

唯独话说回来,既然是张浚说出这话,那便是另有深意了。

对此,赵玖沉默了一下,依旧沉声询问:“张卿想如何?”

“臣冒昧,自请往汝州暂行监管西京兵事。”张浚俯首以对。“本朝成例,文臣督师……臣若至汝州,必能使闾太尉安稳之余使西京兴复。”

“不用,朕自会与宗留守说及此事。”赵玖经此提醒,反而醒悟。“闾太尉在汜水一直倚仗于宗留守,有他调解,必然无事。”

张浚讪讪而退。

而赵官家也终于趁机撒开了手,并转回座中……与此同时,刘汲、阎孝忠、胡寅也都纷纷回到队列之中。

“其实有一件大事,本想最后说的,但既然已经涉及三衙、御营之论,再加上今日确实没几个紧要事了,那朕也就直言不讳好了。”赵玖环视左右,扬声而言,行在诸臣也是心中各自有所明悟,然后纷纷肃立,唯一一个还立在正中间的韩世忠见势不妙,也赶紧退下。

“国家制度是国家的根本要务,本不应该轻易更改。”赵官家缓缓而言。“但如今非比以往,大宋与金国之间不死不休之势以成定局,此言朕昔日在八公山已经论定,非一方亡国灭种,绝不能真正停下。既如此,便须更改制度,以应时势……”

下方诸臣虽然严肃以对,却多面不改色,因为这个话题是所有人都想过的。实际上,早在南京(商丘)的时候就有人提过,八公山后,扬州知州吕颐浩甚至曾上书行在,提出了一个涉及到官制、军务、财务的一揽子方案。

而后,其余各方面重臣,也都提出过自己的方案,之前两日,虽然仓促,但有资格御前议事的诸位大臣同样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大略方案。

最后方案总体而言,却是为了方便军事统筹而进行的简化与合并。

“其一,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四省合一,从今日后,不再有什么尚书右丞、左丞……东府宰相就是正经丞相、副丞相,他们总揽政务,统领六部、九寺、五监、六院、四选,有资格御前公议军政大事,于行在,便是吕相公为正,许相公为副!”

赵官家一段话说完,吕好问与许景衡便正色出列,躬身下拜。

“当然。”赵官家赶紧又补充了一句。“李相公依然平章军国重事,统领东西二府,总领百官,还是额外高于所有臣僚的。”

这句废话自然没人在意,因为没人会觉得李纲真回来了,吕好问这种人能分庭抗礼。

“其二,西府往后也废同知枢密事等差遣,一律只称枢密使、副枢密使……此间枢密使自然是东京留守宗相公,汪相公、宇文相公,还有远在淮南养病的张相公(张悫)为副枢密使,枢密使、副枢密使,也就是东府相公,依旧参与御前议事如旧。”

这枢密院几乎相当于只改了一个名字……众人眼见着汪伯彦、宇文虚中站出来,也是不由腹诽心谤起来。

然而,赵官家稍微一顿,却又继续说了下去:

“其三,从今日起,废三衙,权责尽归御营,杨惟忠、闾勍二位改御营副都统制,而御营又属西府枢密院,并将户部职方司移至于枢密院下掌机密文字、参赞军事,而御营正副都统制、职方司参军与诸前线留守、制置使、经略使、安抚使、镇抚使,以及军中建节者,皆可随枢密使御前议论军事。”

众人微微一凛,这就是真正的权责合一了……大宋百年军权分制的设计,被眼下局势给逼得重新归一。

只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其四,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权责重叠,又有之前六贼多出身阉宦的教训,再加上国家危难之时,也不宜扩充内侍,就此合为内侍省。内侍省中间也简洁些,一个总领的大押班,以蓝珪充任,继续负责禁中机宜文字,一个副的大押班,以扬州太后那边的邵成章充任,其余皆降为押班,依旧领各处差遣如故。”

“其五,御前班直单独列出,设一御前统制,以杨沂中为任,一副统制,以刘晏为任,随御营诸军直属于朕。”

这两个就更无话可说了,唯独冯益回归没有丝毫动摇蓝珪的身份,倒算是有趣。

“这是几件议论好的大事,而至于御史台、学士院,本就简洁,自然不变,依旧与东西二府一般一起直属于朕。”赵玖言至此处,语调放缓,若有所思。“其实,后面还有各军州知军、知州、通判,边郡的知寨、城主,还有各路转运使、经略使、安抚使、制置使、镇抚使,依旧有权责不明,过于注重资历,使得名称不一,职能重叠累赘的嫌疑,朕也有意更改。唯独时间仓促,再加上行在刚刚要定下来,所以也不好动摇地方,只能放在往后慢慢来论……暂时就是这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