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夫子上座。”
入了讲武堂,那些学子不再以殿下称呼刘禅,而是以夫子称之。
每一个入讲武堂的俊才,都是刘禅的学生,都可称其为夫子。
也正因为刘禅的这一层关系,入了讲武堂的人,也被称作太子门生。
待日后刘禅继位了之后,便可以说是王下门生。
再往上一步,便是天子门生、圣人门徒了。
导师不是院士?
那我把他培养成院士,那我就是院士博士生了。
同理。
殿下不是皇帝。
那我们把他推到皇帝那个位置上,我们不就是天子门生了?
计划通!
刘禅缓缓的坐在凉亭之中,关银屏则是站在刘禅身后。
();() “汝南文风蔚然,人才辈出,诸位也在讲武堂听学多日,今我不考校经传,亦不比试文赋,我们只论实事。”
刘禅笑呵呵的看着堂下众人,说道:“现如今伪王曹丕虽带魏军主力离去,然而汝南中,尚有数万魏军,如何剿灭之?
我军中粮草不足,有何良策,能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
什么经传,什么文赋?
现在刘禅要的,就是实用主义!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居然是问策?”
“平定汝南,或许还比较容易,但这粮草问题,该如何解决?”
“提兵打上去便是了!”
刘禅问题问完了之后,下面二三十个讲武堂学生顿时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了。
刘禅在一旁观察着,心中却是开始摇头了。
他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小饮起来了。
一刻钟。
兴许还要更久。
刘禅看着荷池的景色都要看腻了,这汝南士子中,终于有人站起身来了。
“夫子,臣下有策论!”
刘禅定睛一看,见是一个身着白色儒袍的少年郎。
其是汝南和氏出身,魏侍中和洽次子和适。
“和家郎君有何策论,尽可道来,我自然洗耳恭听!”
和适弯腰对刘禅行了一礼,话才缓缓说道:“如何平定汝南,小子有浅见:一是困敌,断其粮草。二是求援,引当地士族来投。三是强攻,破城杀敌,以儆效尤!”
“至于粮草问题,一是可以征集粮草;二是可以向江东、徐州借粮;三是可以从益州长途转运粮草过来。”
刘禅提出的两个问题,和适都能提出三个解决的办法出来。
但就是这解决的办法,让刘禅不是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