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锐搞的这套不伦不类的行政架构,张嫣也是目瞪口呆,倒是对一些行政条例,考核制度感到赞不绝口。
赵锐自然知道自己搞得这四院两府,有很大的漏洞和弊端,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足够了。
反正以后再慢慢调整就是,不当皇帝就是最大的弊端,如今有了子嗣,无论男女,那把龙椅他是铁定要做的。
只是暂时还不急,一来天下还未稳定,二来都城皇宫也没修好,三来还没有说服张嫣。
如今孩子装在她肚子里,赵锐也不要逼迫她,等孩子生下来活蹦乱跳,她自然会改变心意,没有哪个母亲不望子成龙的。
除了中枢各部门全部用女子外,其余各省府州县,赵锐依然打算用文官来治理。
不过,每个省,他都会派遣一名特使,外加无数的副使及随从去监督,各省官员改革,有没有将政策落实到位。
脏活累活自然是要那些文官继续来干,那些夫人们就在旁拿着鞭子监督,干得好升官嘉奖,敷衍了事干得不好,罢官免职抄家,就问你一句怕不怕
所以在中枢各部门开始运转起来,前往各卫所的特使也源源不断地派出,赵锐就给前来的各省官员开了个会。
首先各官员回去后,对照中枢各部门,将分部搭建起来,除了一把手,朝廷会指派,其他人各地主官自行招募,举人秀才优先,再上报吏部登记造册加品阶,发官印。
然后,然后丈量境内的土地,统计人口矿产,按照统一格式登记造册。
oqiu
一式四份,一份保存在县内档案管,其余三份上交州府省中枢。
最后则是重新划归行政管辖区,这点赵锐倒是没有独断专行,那大明的全国地图,他当真事不懂。
所以也只能凭借着前世的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各地官员的讲述,又询问了一下他们的建议,才做出总的规划。
首先就是拆分省,废除南北直隶,北直隶改为河北省,东面以山海关为界,北面以长城为界,包括宣府,南面将大名府划归河南,山西与山东交界不变。
南直隶拆分为江苏省和淮西省,治所南京,庐州,湖广管也拆分为湖南湖北,陕西拆分为陕西,甘肃。
另外,再增设一个西海省,治所西宁卫原先的住址,东北省,治所盛京,管辖东北广阔的大地。
归化省,治所归化,管辖河套地区,西起黄河,东起科尔沁部,虽然面积有些长,但左翼已经没多少部落啦。
这样一来,加上河南就有了二十一个省,七军都督府的一把手叫总督,只负责统帅协调各地的卫所兵,不能再插手政务上的事了。
而各省的政务,完全由各省巡抚负责,卫所兵有协助当地文官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但文武互不同属,不能互相干预。
各地驻扎的赵家军野战部队,则直接归大帅府调动。
而大帅府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及大都督府的大都督,都由赵锐一人担当,连军政院院长都由他担当,加上摄政王,当真是所有权利都握在一手。
最后就是废除散州,散州全部改县,以后除了一级中枢,二级省,三级州府,四级县,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了,各地方土司也全部改州。
像如今的散州也领县,直隶州也领县,像朔州归大同府管辖,下面却又管了两个县,当是不伦不类。
你说它是三级行政区,可上面又有三级行政区的府,说是四级行政区,下面又管着两个四级行政区的县,这种连三岁孩童都能出来的逻辑性错识,整整存在了200多年。
仅此一点,就能出明朝的文官不作为到何种程度,连清朝的官员都比不上。
同样,明朝的皇帝也懒得吓人,当然了,多半是不知道这种情况。
直到将这些明显不合理的事处理掉,赵锐才打发众官员立即返回各地,同时还给他们来了个对调。
并明确的告诉他们,最多半年,就会有大波的特使前去检查监督,而督察院和司法院的摊子也会在各地铺开,自个儿掂量回去该如何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干不好告老回乡的机会都没有。
将文官打发了回去,赵锐这才招贤纳士,只要是读人都可以来报名考核,没有功名无所谓,当然有功名的优先排队,这点特权还是要给的。
招募的这些官员,主要还是分到各地,当各部门的一把手,然后就是司法院和行政院,至于督察院,军政院,两府,全部清一色的夫人小姐。
就连行政院,男人大多也就担任工部,礼部,刑部,墨部,其余各部同样全部由女子担任。
工业方面划归给了朝廷,但商业方面,暂时赵锐依然打算单独运行。
华夏商会,赵家商行,华夏银行,赵家商队,赵锐都交给了李婉柔打理。
行政院暂时由李雅主持,军政院由王银主持,司法院和都察院,同样由两名新纳的夫人主持。
红娘子主持大都督府的事宜,本来想调马英主持大帅府的事宜,但马英更,,,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