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穿越考科举 陈秉txt > 第228章(第2页)

第228章(第2页)

对待事情同样也要思考。

后面又写:“且忘民之忧以恣其乐者,其信盖有所恃焉。。。使环顾其民而皆有二心焉。吾见君之独立于庭也,而若是非者非一日之故也。”②

忘记百姓忧愁反而很快乐的人,心中肯定有恃无恐。

还会以为反正他们不快乐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会妨碍到我。

那有一天,百姓们忧愁一定会发展到让你也担忧,让你不得不去看。

那个时候再看看周围人,你跟百姓一定会有二心。

国君跟百姓离心,站在庭院里环顾四周,发现只剩自己,那就说明这种情况不止一次了。

不顾及百姓的君主,一定会众叛亲离。

全篇写的都是忧民跟民忧的关系。

从根本上分析君主跟百姓的联系,以及诚心为民,施恩于民的想法。

这跟孟子整书的想法也是相合的。

第二场第一题答完。

第二题为“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

同样出自孟子,意思是,安抚天下的百姓,是君子们最开心的事情。

君子讲仁义礼智。

定四海之民,是君子们乐见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一个君子的本性,他们本来就喜欢做,这是从内到外的本心,不为其他,就因为他是君子。

此题说的是君子为何是君子。

不是做了这些事就是君子,而是君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这是在约束读书的读书人,让他们成为一个仁义礼智的君子。

这跟第一题竟然有些呼应。

如果读书人真的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想来上面那题,忧民之忧者,必然水到渠成。

四月初八晚。

第一日考试结束。

纪元分析了下,第一场考试内容都是《论语》。

第二场都是《孟子》。

难不成明日上午中庸跟大学各一道。

下午考五经两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