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字数不够一万,这一章补齐,依旧祝国庆快乐
金殿上。
莫少珩拱手道,“启禀圣人,臣近日观我凉京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是国泰明安之相。”
“但,我北凉的小孩却多在街上游荡,无所事事。”
众人“”
小孩嘛,一天不跟猴子一样到处跑,还能怎么样
莫少珩继续道,“自古以来,国昌而文盛,又或者说,文盛而国昌。”
“所以臣建议,让我北凉的小孩,哪怕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小孩,也能从小有读,不求他们将来有多大的成就,但至少能识字算数,明理而不被人欺。”
“若是北凉,连小孩尽都能读识字,北凉繁华盛景可期。”
众人“”
莫少珩的话也就那么几句,但却描述了一个难以想象之景。
举国上下,连小孩都能识文算数,估计东唐都没有办法做到。
莫少珩所描述的理想国,美是美,让人向往,但理想终究是理想,东唐都做不到,更何况他北凉。
莫少珩,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者,也对,文人多浪漫,老是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
有人站了出来,“我北凉自槐山先生起,一直在大力推行文教。”
“但”
但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哪有力气读。
莫少珩也知道对方什么意思。
百姓一天忙天忙地为了生活生存,根本没有时间读。
所以莫少珩才将对象定在了小孩身上。
第一,小孩是教育的最佳时期,等长大了,反而被生活所累,没有了读的时间。
第二,小孩给家里干的那点活,不是说不重要,而是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反而小孩活泼好动,父母费心照顾,花费的精力更多一些。
若是上学读,反而能让家长做事的效率更高。
莫少珩没说话,而是直接拿出了三样东西。
一本论语。
一叠宣纸。
一支铅笔。
前两样,殿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莫少珩纸坊生产的宣纸和印刷厂印的籍论语,买的人很多。
最后的小树棍是什么
莫少珩说道,“百姓读不起,无外乎笔墨纸砚的价格昂贵。”
“但,圣人请,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往。”
莫少珩让人将东西陈上去给了圣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的纸坊有制作价格低廉,而质量又不错的宣纸的工艺。”
“我印刷厂,能快速地印出价格合适的籍。”
“也就是说,无论是纸张还是籍,百姓现在并非买不起。”
“至于笔墨”
“大家请这笔杆,我称之为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