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穿越古代遇见李白 > 第23章 骆宾王的千古之谜(第2页)

第23章 骆宾王的千古之谜(第2页)

魏思温不同意,说:“崤山以东豪杰因武氏,愤怒惋惜,心中不平,听说您起事,都自动蒸麦饭为干粮,举起锄头为武器,以等待南军的到来。不乘这种形势建立大功,反而退缩,自求建造巢穴,远近的人听到了,哪有不人心离散的!”

李敬业没有接受魏思温的主张,听从了薛仲璋

的主意,派唐之奇守江都,自己领兵渡过长江,攻陷润州。

扬州起兵的最初形势很好,兵不血刃就拥有扬、楚两州之地。不久又攻下润州,连朝廷内部也产生动摇。宰相裴炎就要求武则天退出政治舞台,还政于皇帝。

但李敬业没有利用这有利形势,挥师西进,直逼京洛。他还是想先巩固江南根据地,然后再经营中原。这就给武则天以足够的时间,她清除朝中的反对派,然后派几十万大军围剿夹击。

李敬业虽然奋力迎战,也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最后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前后历时仅三个月。李敬业兵败,被部将王那相所杀。扬、润、楚三州随后平定。

(四)

在跟随李敬业举兵讨武的短暂过程中,骆宾王结局无人知晓,留下千古谜团。

归纳起来,主要有被杀、逃亡和投水自尽等几种说法。

据说王那相带着颗人头向武则天投降,其中是否有骆宾王?

骆宾王是这次反乱的要犯,又是讨武檄文的起草者,是朝野最注目的人物。所以,即使当时没有被杀,王那相为了邀功会谎称要犯悉数被杀,包括骆宾王。所以,第一种说法并不一定可信。

郄云卿在武则天死后,受朝廷委派搜集骆宾王诗文,并结集作序。他的生活年代只比骆宾王稍晚一二十年,他在搜集骆宾王诗文的过程中,走访了众多与骆有关的人。他称骆宾王“兵败逃亡”,可能有一定根据。

《朝野佥载》的作者张鷟也是和骆宾王基本同时的人,他称骆宾王“投江水而死”。王那相率众哗变,一时船上大乱,骆宾王乘机跳水,有人亲眼目睹。消息传出后,张鷟也就跟着认为他投水而死。事实上跳水后未必是死,当时的时间是晚上,船又紧靠山边,懂水性或许能够逃脱。骆宾王是南方人,懂水性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骆宾王兵败逃亡的说法,似乎是可信的。

李敬业兵败若干年后,着名诗人宋之问被贬职江南。

一天,宋之问夜游灵隐寺。只见到月光如水,四周一片寂寥,他诗兴大,做诗云:“鹰岭郁岹峣,龙宫锁寂寥。”反复吟诵十几次,后联诗就是续不上来。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突然,一个老者的声音传出,续上了下联诗。

宋之问循声找去,在一禅室内有一老僧,在禅床打坐。原来,老僧听见宋之问行吟甚苦,帮他出了两句。

宋之问一听大喜,于是把全诗缀成,拜谢老僧。

回到客房,他反复吟思,觉得老僧所赠联实为全诗警策。次日一早,宋之问再去拜访,老僧已不见踪影。询问寺僧,原来续诗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骆宾王!

这个传说为后人广泛采纳,晁公武的《郡斋读书记》、尤袤的《唐诗纪事》、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都持此论。胡应麟、吴之器、陈熙晋等人,为骆宾王作传时,也都引用了这则故事。

当然,骆宾王逃亡到灵隐寺为僧只是个传说,并没有史实支持。

谁也不知道骆宾王去了哪里,他带着自己一生的光彩飘然而去,留给世人无限的遐想。

骆宾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并称为“初唐四杰”。骆宾王是这四人中年龄最大、经历最丰富、也是诗文最多的,其《帝京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在狱咏蝉》等诗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他用自己的叛逆和耿直构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诗和远方。

也正是骆宾王等四人的横空出世,才使得唐朝的文学界突破了宫体诗的界限,诗的主题更加广阔、更加贴近百姓和现实,从市井生活延伸到了边塞的苦寒之地。

也因为初唐四杰的努力,才开启了长达两百年的唐诗繁荣景象,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李商隐、杜牧等人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攀登到更高的山峰。

令人唏嘘的是,“初唐四杰”居然都经历了坎坷悲惨的人生和结局。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