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穿越古代遇见李白 > 第108章 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第3页)

第108章 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第3页)

宪宗的朝堂严重缺乏帅才。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根本不懂用兵,却被任命为淮西招抚使。宣武军节度使韩弘不服从朝廷很久了,他不过是看到西川刘辟死得惨,心中犯怵,才答应攻打淮西,实际上却分派兵力阻挠官军行动。

宪宗起初倚重的就是这些角色。这场征战几乎就是空耗粮饷。

当然也有例外,北路军中有两个将领表现抢眼。来自突厥部落的镇将、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以及河阳、怀、汝三州节度使乌重胤,这两人作战勇猛。尤其是李光颜,打起仗来身先士卒,极其勇悍。

从元和九年八月淮西之战开打,到元和十二年八月,整整三年内,各路官军或者逗留不进,或者连吃败仗。唯有李光颜和乌重胤这一路胜多败少,捷报频传。

吴元济与官军作战三年,已然十分狼狈。北方的李光颜威胁太大,都快打到他老巢了。余下几路官军虽然无能,也消耗了不少叛军的物资和战力。

郾城

失守后,吴元济大惊,把蔡州城的精锐部队统统交给他的头号大将董重质,命董重质驻防地势险要的洄曲,抵御李光颜。

吴元济麾下不少将领感到前途渺茫,纷纷临阵倒戈,投靠了官军。吴元济也想求和,迫于部下的阻挠未能成行。西路官军主帅李愬,招降的叛军将领最多。吴元济却没有重视李愬。

吴元济不把西边的官军当回事,是因为当初袁滋过于怯懦。而李愬到任后,将计就计,继续表现出一副怯战的样子。

李愬不主动进攻叛军,一直悄悄准备着动奇袭。

有一回,李愬派将士巡逻边境,撞上好运,抓获了吴元济的一个勇将丁士良。李愬将其感化,为官军效力。

通过丁士良,李愬又颇费周折得到了吴元济麾下两员骁将,其中有个叫李佑。李佑智勇双全,愿意带路奇袭蔡州,降将里只有他知道小路怎么走。

元和十二年九月初,李愬派使者向主帅裴度报告了奇袭蔡州的计划。裴度非常赞同,当即批准。

中国军事史上着名的战役开始了。

九月八日,李愬挑选精兵九千,前锋三千人由李佑带队,抄小道奔往蔡州。李愬亲自带三千人跟随前军,还有三千人殿后。

天降大雪,将士们日夜不停行军一百多里,次日四更天时分,前锋部队开到蔡州城下。

城中守军只剩下老弱病残,熟睡正酣。李佑命人在城墙上凿坑,攀爬入内。小分队悄悄杀死守门士兵,打开了城门。官军一拨拨开进。

天亮后,吴元济面对接二连三的急报,仍是不信官军到了。直到听见官军呐喊,他才慌忙带着亲兵登上城中的牙城,负隅顽抗。

此时能救援吴元济的,只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所部距离最近,有精兵万人。但李光颜在不远处虎视眈眈。

董重质的家人都在蔡州城,李愬亲自上门安抚,赠以厚礼,让董重质的儿子去招降其父。董重质果然单枪匹马归降了李愬。

吴元济抵抗了一天,也下城投降。淮西战事至此终了,吴元济被押往京城斩。

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

平定淮西之后,韩愈又对裴度说:“如今凭借平定淮西的声势,镇州王承宗可用言辞说服,不必用兵。”他便找到柏耆,口授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书信,叫柏耆执笔写下后,带上书信进入镇州晓喻王承宗。王承宗摄于兵威,就上表献上德、棣二州,表示服从朝廷。

韩愈的这一壮举,后世赢得很高赞誉。北宋大诗人、词人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说: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这是对文人极高的评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