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北宋时期的文豪 > 第五十章 巧了(第1页)

第五十章 巧了(第1页)

范百福给范镇讲的仍然是蜀中趣闻,又着重提起苏家三兄弟,说苏轼、苏辙兄弟俩文采斐然、见识不凡,稍加磨练必成大器,如今寄住在张方平府中。

范百福的重点却不在苏轼和苏辙身上,只提了一句信末附有文章就完事,他着重提的是苏辂这个半大小孩。

要是不注意观察,很少人会发现成都府的许多事都是苏辂捣鼓出来的。

比如成都府现在兴起来的“蜀戏”,上台讲的虽仍是大白话,故事性却越来越强,目前各个瓦市虽然只有铁面将军平蛮记能演完整,但已经有人自发地琢磨起新台本,至少他有学生拿着自己写的台本来请他校正。

假以时日,这种受众广泛的“蜀戏”必然会在他们蜀地风行,毕竟瓦市是面向百姓的,百姓的东西,瓦市自然会变着法子演。

范百福给范镇介绍了一下唢呐,说是苏辂叫人做的。

范百福给范镇介绍了一下戒尺,说是苏辂叫人做的。

范百福还给范镇介绍了一下阿拉伯数字,说是苏辂从外邦人那听来的,也不知那阿拉伯到底是什么地方。

范百福还说,苏辂写了本,叫见微录,据说是苏辂旁观他爹断案后写出来的,他想办法托人打听了一下,发现用的都是真实案例,行文也是小孩子的口吻,即便是苏涣列好刚要让苏辂对着写,其实也算是苏辂的作品了。

最后,范百福才揭露最重要的一点,苏辂才七岁

许是由于章圣皇帝的影响,大宋朝上下都十分喜祥瑞,不管讲得多夸张,只要编得没有破绽都会被朝廷采纳,上送去给官家开心开心。

神童也是如此,比起过去常见的神童,苏辂年纪甚至还要大上几岁,神童的标配一般是五岁就能出口成诗。

典型案例就是晏殊。

就在前几年,王安石还写了篇伤仲永,里面的主人翁方仲永就是五岁能无师自通,随便给个题目都能写出诗来,很是讽刺了一通那些拿着神童儿子到处沽名钓誉的神童家长。

这么算起来,苏辂还晚了两年

不过写诗和写还是有区别的,不管写得怎么样、不管有没有苏涣辅助,七岁孩童能完成这么一本实属难得。

平时考校他学问,虽不太通经义,应答起来却很流利,遇事能有自己的想法,倘若好好读个几年,肯定能金榜题名,且在仕途上大展手脚

范百福人很准,过去给范镇推荐的人从未走眼过,这会儿范镇见他这般推崇苏辂,忍不住拿起随信附来的见微录以及铁面将军平蛮记了起来,不知不觉便到了华灯初上。

见微录这本可以说是见微知著的典范,从实际案例出发了不少识人技巧,得范镇都忍不住眉头直跳,感觉自己在这种锐利的分析之下全无秘密

这明显不是一个小孩能写出来的,估计是苏涣为官这些年在断案过程中揣摩出来的经验。

至于为什么假托儿子之名来完成这本,估计一来是为了给儿子弄个神童名头,二来也是怕有心人拿这本做文章。

对于心中有鬼的人来说,兴许不会喜欢这样一本,范镇倒是不怕,他心中坦荡荡,自觉事无不可对人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