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大宋泼皮几个女主 > 0444新式火器(第2页)

0444新式火器(第2页)

仔细回忆回忆就会现,我国抗日时期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基本都是在攻碉堡时牺牲的。

二战时期都尚且如此,放在这个时代,只会更加难啃。

以往中原王朝打下草原,都没法长久控制,主要就是因为草原广袤无垠,加上修建城墙不易,导致游牧民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有了水泥后,便能轻松修建一个又一个寨堡,将草原彻底变成治下的牧场。

见他忽然陷入沉默,袁工匠等人都知道,官家又在思考大事。

这一幕他们已经习惯了,所以静静站在一旁等候。

片刻后,韩桢从沉思中回过神,吩咐道:“走罢,去火药工坊。”

“陛下这边请。”

在袁工匠的带领下,韩桢迈步走下寨墙,沿着水泥道直奔半山腰而去。

一边走,袁工匠一边介绍道:“目前的火药工坊,每日能产两千余斤火药,以及一千个火器,配合临淄县的工坊,足以在开年之后,支撑一场大战。此外,火药工坊的匠人,还对火器进行了改制,摈除了一系列弊端,同时也缩减了成本。”

“哦?”

韩桢面露惊喜之色,笑道:“朕拭目以待。”

火药工坊的人,俱都是身有残疾的孤儿。

将他们安置在火药工坊,是韩桢目前能想到最好的选择。

目前治下大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所以福利机构也没法落实。

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百姓都吃不饱饭,哪来的余粮供养孤寡老人和残疾孤儿?

赵宋倒是建立过类似的福利机构,分别是居养院、安济坊以及漏泽园,旨在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病有所治,死有所葬。

可理想终归是理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赵宋百姓都过成那鬼样,你能指望这些福利机构能有多好?

如果只是面子工程倒也罢了,可最终却沦落为贪官污吏贩卖人口之所。

以至于,孤寡老幼宁愿当乞丐,都不愿去居养院。

在火药工坊里,虽生活枯燥了些,可却能吃饱穿暖,而且工作也不复杂,每个车间只负责一道工序。

山洞入口处,摆着一张书桌,一名少女坐在桌后,负责登记入库原料和出入人员信息。

见到韩桢,少女面色一喜,立刻迎上来。

“阿巴阿巴!”

少女兴奋的张开嘴,同时打起了手势。

韩桢揉了揉少女的脑袋,温声道:“长高了不少嘛。”

女少名唤婉娘,今年才十三岁,并非天生聋哑,七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烧坏了嗓子。

母亲早逝,父亲在征辽时,被官府点了卯,应了徭役,负责押送粮草去河北,结果这一去就没回来。

家里本就不多的田地和资产,也被叔伯亲戚瓜分一空,婉娘自己更是被卖给了城里的人伢子。

起初,人伢子将她卖给了一户富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