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乾隆四十四年是哪一年? > 第三十八章 文字狱的背后(第2页)

第三十八章 文字狱的背后(第2页)

陶易,身为藩司大员,不亲自检查逆书,居然听从幕僚的意见上报两江总督,意欲将控告之人下狱,按照“纵大逆罪”,斩首,家产抄没,妻妾子女充为旗奴。

在所有的人里,这个陶藩司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他被押送到京城刑部大牢后,曾受到乾隆的自审问,虽然极力辩解,可还是被认定属于有心袒护,收受了徐食田的贿赂。

说他幸运,是因为还没等判决下来他就病死在了狱里。然而乾隆并不会因此放过他,他的尸体和徐家的人还有幕僚陆琰一起去了菜市口,脑袋还是掉了。

说完了掉脑袋的,接下来再说说那些被流放的。

黄斌,原名毛澄,曾经是栟茶盐场衙门的塾师,此人为徐述夔的《和陶诗》作过跋。虽然他之后去了陕西给人当幕僚,连姓带名都改了,还考上了举人。然并卵,一样被缉拿到案。

还算幸运的是,他在那篇获罪的跋文中虽然极力赞扬徐述夔,却也写了“先生生际圣朝”这六个字,最后被革除举人功名,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去了海南岛。

东台知县涂跃龙,在徐述夔诗一案中不能及时追查,多次推诿江宁书局,坐观重案拖延,几致消弥,行为首鼠两端。杖一百,发往伊犁服苦役三年。

();()  扬州知府谢启昆,在徐述夔一案里虽然在向藩司的行文中没有偏袒之词,而且能将悖逆的词句逐一标记,但问题是迟延了半个月才禀报上司,属于玩忽职守,因此从宽发落,发往黑龙江漠河军台充军。

捎带说一句,这位谢知府很快就交了议罪银子,因此免于流放。之后不知道又靠上了谁的关系,最终在嘉庆年间官至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署理广西巡抚。

至于那位图谋徐家田产的原告蔡嘉树,在此案中纯属损人不利已。在乾隆看来,他和徐述夔是同乡,《一柱楼诗集》多年前就已经成书刊行,他肯定早就知道,却一直不告发,偏偏等到涉及自家田产纠纷才告,属于挟嫌报复。不过念他是本案首告,取保开释。

此外负责查办此案的时任两江总督高晋、署理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也在上谕中受到了乾隆的斥责。

令朝野震动的还不止于此,那位《一柱楼诗集》作序的沈德潜虽然已经死了九年,下场更是凄惨。

这位可不是一般人。如果说后世的野史影视剧里经常把纪晓岚演绎成乾隆的词臣,沈德潜可是实打实的。

此人六十七岁中进士,靠着诗写得好,又兢兢业业的校刊《御制诗集》,仅仅五年就从翰林院编修升到了礼部侍郎。之后他在七十六岁退休回乡,到了八十五岁居然又被加礼部尚书衔,三代加封。

等到了乾隆三十年,已经九十三岁的沈德潜被加封为太子太傅,孙子还被赐了举人功名。那个时候一提苏州沈老相国,江南无人不知,红的发紫。

然而皇帝这种生物从来都是过河拆桥,翻脸无情。

在乾清宫侍卫和江苏巡抚的监督下,沈德潜的墓碑和祭葬碑文被捣毁,并将碎石移弃他处。沈德潜生前死后获得的所有官爵及宫衔谥典全部被革除,放于乡贤祠内的牌位也一并撤出。执行期间沈家子孙全都到场,跪听领旨,并观看捣毁过程。

你以为“一柱楼诗案”就这么结束了?才没有,这个案子的余波一直延续到了三年后。

乾隆四十六年,有人追查到徐述夔曾经为兴化的一个叫王国栋的人写过序文,结果王国栋被判斩首,其父王仲儒一样被开棺戮尸。

再有就是已经故去十多年的郑板桥。因为他和王国栋是好友,所以在他那些乾隆四十六年以后的印本、仿刻本、翻刻本的文集里,只要有“王国栋”这三个字的,都要从刻板上铲掉。

也许有人会问,乾隆为什么会对“一柱楼诗案”的处理如此残酷,就连死人都不放过?

事实上不管是“字贯案”还是“一柱楼诗案”,都是发生在乾隆十六年那场“孙嘉淦伪奏稿案”的延续。要是再往深里分析,还牵涉到了乾隆朝早期鄂尔泰与张廷玉之间的党争。

乾隆三年,一封据说是由左都御史孙嘉淦上奏的密折开始在京城流传,导致朝中人心惶惶。据小道消息,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弹劾朝中多位重臣,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出任尚书的讷亲、海望,领侍卫大臣常明等等,均在所参之列。

这事乍一听似乎真有那么一回事。要知道孙嘉淦是三朝元老,历仕康雍乾三代,一向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名,乾隆继位之初便提拔他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后来更是因为经常参劾官员,尽职尽责,升任刑部尚书。所以说当时敢于上奏弹劾当朝重臣的,大概除了孙嘉淦,不作第二人之想。

然而乾隆很快就做出反应,他采用明发谕旨的形式,宣示朝野,对流言予以了严厉驳斥,明令对传播者查办严惩。

话说明清时代的皇帝之所以要在正式的公文奏报系统之外,另外单独建立一个信息奏报的秘密渠道,就是为了实现其绝对的专制权力,也就是所谓的“一切废赏刑威,皆自朕出”。

清廷的密折制度发展到雍正时期,运作流程和手段已经非常严密。京城和各地大臣要将密折装在带锁的特制皮匣内,外面还要上封条。皮匣的钥匙只有两把,一把在上奏官员手中,一把由皇帝保管,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无法开启。

普通的公文要经过通政司交到军机处,然后转呈奏事处;密折则是直送奏事处,由奏事太监送交皇帝。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皇帝和写密折的人,谁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皇帝阅看奏折之后,军机处大臣会根据皇帝的口谕草拟命令,然后进呈御览,再经过述旨,以明发或者廷寄形式予以发布。

这也就是说,机密性才是保证这套系统有效实施并延续的核心!

如果这封奏折真是孙嘉淦写的,那么乾隆一定会有所批示。要么惩办被弹劾的,要么惩处弹劾者,不会毫无反应。毕竟奏稿上的那些人可全都是当朝实权派!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折子的确是孙嘉淦写的,而且真的被泄露了出去,乾隆因此极力否认。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鄂尔泰和张廷玉的党争非常厉害,两派互相倾轧,水火不容。年轻的乾隆虽然对此厌恶至极,但他继位不久,还没有完全控制朝堂,政务上还离不开前朝的老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