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我这姐妹这里按照麻大人的吩咐作得这些字模,目前也有3千多个了。就待他那里出好纸后,便可裁切用于印刷了。”王黛上前说着。
“依为兄看,他那里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你这里不妨试试用铁水浇铸这些字模,铁字模的好处就是永远不坏,重复多少次都不怕。而你们现在的泥块字模估计用个十几次便坏了,就要重铸,且经不得水洗,不是长久之计。”
“啊?夫君你为何不早说?妾身这就吩咐人去找些铁匠师秦过来。”王黛听了杨二的话后,忙放下《三字经》的书稿,出门去找人去了。
“拿好,这是上篇,下篇名为《弟子规》稍晚些为兄在默写给你。”杨二将《三字经》书稿交给出尘,并对他说道。
午后的潞州教军场人声鼎沸,万马喧嚣。参与本次收阅的部队为2万人,已经将偌大的较军场占得满满当当了。
杨二在高处的点将台上放眼望去,这2万人马分为两部,一部为骑兵,一部为步兵。包含所有将领在内全部穿戴新式常服伫立在较军场,这与往日的黑色主调不同,这次全场一片墨绿色,伴随着刀枪闪烁的银光。
伴随着军阵锣鼓声响,一个个方阵在各自将校的引领下整齐的从点将台前走过。杨二行着注目礼,队列经过时都高喊着口号:晋军威武,天下无敌。
陪伴着杨二在点将台上整齐站列的是少将以上将军们。全身新式军服的各位将军越发显得威武不凡,只是如雄阔海、伍保等几位大胡子将军,看着有些怪异但不失威武。宇文成都、伍云召、金甲和罗成等人怎么看怎么帅气。
阅兵结束后,天竟然下起了小雨来。将士们都在小雨中各自回返军营。杨二随将军们走下点将台,到宇文成都的中军军帐中暂时避雨。
“成都,为白马义从扩军挑选的3万精兵可曾选好?”
“大哥放心,我这潞州大营十五万精兵供其挑选,这两日云召兄和罗成兄弟为选兵都不和俺切磋武艺了。每日都带着中校副将在军中选人,至于选没选够要问他俩了。”宇文成都看着一旁的伍云召和罗成说道。
“主公,这两日,末将同罗成兄弟一块在营中选人,已经选了2万了,接下来两日当可选完。”伍云召禀报着。
“大哥,你这里士卒个个都是精锐,得到消息的士卒个个踊跃报名,为体现公平,每个入选士卒必须要本身武艺不错,个个都需要演练一番,故此有些慢了。”罗成小声在杨二身边解释道。
“无妨,还有两日时间,两日后你二人便要随本王回返京城,这两日必须选完。”杨二说道。
“是!”伍云召和罗成起身应道。
杨二冒着小雨回到府中,就见厅中卢照邻等人已经等在这里了。
“如何行事的文案造好了吗?”杨二见这几人起身对自己施礼,也略抬了抬手回了个礼后,边问边在中间上座坐了下来。
“主公,这是我等这几日商议后的行事方案,请主公过目。”卢照邻从怀中取出一个奏本样的卷筒,双手呈给杨二。
杨二取过来,展开仔细看着,不时点着头,也在某些地方摇着头。周边几人见了,都紧张起来,相互间互相小声商谈着。
“大体上是不错的计划,很是巧妙。但一定要淡化我河东潞州在这场事关晋阳金融、粮食、皮毛上的作用。要让李渊及其幕僚们觉得我方既正常参与抢购皮毛,也是皮毛引发的粮食危机的受害者,这样才不致让李渊对我潞州产生怀疑。如难以掌握就放弃所有皮毛的采购,反正我军现在都已换装铁甲了,说得过去。一定要把最后造成皮毛交易大跌价的原因转移到突厥或是契丹或是高丽等蛮夷身上。这样,该我河东出场时这个戏才能顺其自然的演下去,让李渊心甘情愿吐出河套地区。本王还不想这么早与李渊为敌。你等就照本王这个思路再去调整下方案,该做的铺垫工作,可以进行了。郑老这边可以先动了。”杨二说罢对郑凤炽兄弟二人这边笑了笑,看得出这尽有如此了得的儿子,好一个大将之姿,果有乃父当年的风采啊!”杨林看着伍云召不住点头,由衷的喝彩道。
“皇叔,这位小将你可认得?”杨二指着伍云召身后的罗成对杨林说道。
罗成见杨二指着自己,也忙起身对杨林拱手施礼。
“这位是---”杨林见罗成面生,不由得想着。
“伯伯,小侄罗成,靖边侯北平王之子也!”罗成见杨林有些答不上来,于是赶紧上前一步说道。脸上一副会心之笑。
“原来是我那兄弟罗艺的虎子,如此俊俏,可是你连斩突厥数员大将?”杨林不由的大惊道,想那罗艺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竟然还有这么年少的一个儿子,心中不由有些嫉妒起来了。
“伯伯,那还有假?如今6级敌将首级就在随行车中用石灰裹着的,正欲献给皇上呢!”罗成傲气的答道。
“好啊!那北平王贤伉俪真是有福气,老夫不如也!”杨林抚着颌下白须不由得叹道。
见杨二已将随行的两员大将介绍完毕,杨林也指着身旁未曾搭言的两员大将说道:“先前皇侄从老夫这里要去了本王首席大将魏文通,这里还有老夫两员大将,也是我大隋鼎鼎有名的上将军。这一位便是人称四宝大将的尚师徒和能掀翻八匹马的八马将新文礼将军。”杨二听了赶忙起身拱手和这两将见礼。
“不敢,末将见过晋王千岁。”尚师徒和新文礼见杨二先起身施礼,吓了一跳,赶忙起身拱手和杨二见礼毕,心中还有些诚惶诚恐的。但见晋王如此看重自己,心中还是欢喜无比。
“皇叔,这广通渠一开,来往京城更加便捷了,但潼关也更加重要了。不知皇叔还需要侄儿做些什么?只要侄儿能做到必不推脱。”
“呵呵!皇侄啊!有你河东几十万晋军在侧,谁敢来犯?如今太平时节,我这潼关5万大军甚是闲暇了。往日都是京城兵部府库拨付粮草养军,现在河道通了,反倒无需兵部粮草了,每月都由你潞州就近给老夫这里运来军粮。若问老夫这里还缺些什么?呵呵!不妨将皇侄你那里的横刀和连弩给我这5万大军换了。前些日子,魏文通回来看过本王一回,给老夫看了这两样兵器,老夫甚是喜欢,特别是连弩更是守城之利器也!”
“呵呵!皇叔开口,侄儿敢不从!稍候便书信一封,皇叔派人送至潞州裴大人那里就是了。顺便把我晋军冬装运来5万套给皇叔手下大军换换装,小侄一路看了,城中守军军装已然老旧不堪了。”
“末将先替将士们谢过晋王千岁了。”还未等杨林说话,一旁的大将尚师徒便起身抢着说道。
杨林侧头瞥了尚师徒一样,然后微笑着说:“既如此,老夫便收下了。尚将军老夫便命你明日亲自去送信并押送兵器和冬装回返,不得有误!”
“是,王爷。一件不少,末将明白。”尚师徒说完转头去看也是一脸笑意的新文礼。
当晚,杨林设宴,尚师徒和新文礼等将作陪,盛情招待了杨二一行人等。
待晚宴后,尚师徒陪着杨二回到馆驿中休息。见是尚师徒送自己回房,杨二心中明了,暗暗好笑。便请尚师徒在客座上坐了,自己取笔便在书案上写就了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