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些他顿了顿,简单验算了一遍。
确定没有问题后,继续写道:
“可以定义一个参数h,使得h=λλ,h=λλ,h=λλ。。。。。。”
“则n可简作:n=n。”
写完这些。
徐云再次看向屏幕,将Λ超子的参数代入了进去:
“n=n,h的分子就是Πλi,i=1~n-1,即分子是λλλλ。。。。。”
“Λ超子的衰变周期是17,所以h的分母,就是除开Λ超子前一种衰变常数与Λ超子衰变常数λ的差的积。。。。。”
半个小时后。
();() 极光软件上现实出了一组数值。
aa01000:
1904。8374
2818。7308
3740。8182
。。。。。。。
7496。5853
8449。329
。。。。。
徐云没去看前面的数字,飞快的将鼠标下拉。
很快,他便锁定了其中的第十八行:
18165。2989。
有了这一组数字,接下来的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徐云将这种数字输入了极光模型,公式为:
f:=nn=e^。
这里的“:=”是定义符号,它表示将右边的东西定义成左边的东西。
徐云现在为这个f赋予了一个物理意义:
某个原子在时刻t依然存活的概率。
n=n这个公式描述了到时刻t还剩多少原子,徐云所作的是将剩下的原子数目比上最初的总原子数,这个量自然就是在那堆剩下的原子中能找到徐云想要的那个的概率。
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极光系统连接的是中科院的次级服务器,使用的是中科院超算“夜语”的部分算力。
因此只过了十多分钟。
他面前的屏幕上便显示出了一个结果:
t=0,f=1。
见此情形。
徐云瞳孔顿时微微一缩。
这个结果的意思就是。。。。。。
在一开始,yyh≈f这个轨道上便存在有一颗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