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
“”
何止是咸阳宫的内侍们,就是整个朝中大臣都觉得最近朝堂上的气氛很窒息,他们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最近一直冷着脸,哪怕是蒙恬把毛笔改造出来了都没能让他高兴一下哦,陛下嘴上还是说了句“不错”的,但就是那眉毛都没动一下的模样,根本就没半点不错的样子啊那一个眼神,冷的人直哆嗦,恨不得夹紧尾巴做人,千万别被抓住辫子开刀
了。
不过能在官场混的人那脑子就没有蠢的,或许起先还想不明白,但过了那么好几日,总能出些端倪来。
他们这位陛下,是因为那天幕发火呢
六国陆续被秦大军踏破,但秦并未赶尽杀绝,幽禁放逐的人居多,尤其那些六国原先的贵族们,嬴政就一直在试图拉拢这些人、想要他们为他效力,毕竟秦国除了军队强,其它方面的确不如其它六国,一直被其它六国之人不起,治国方面人才尤其缺少,咸阳和其它地方的政事方面甚至还有些混乱,急需内务方面的人才补充。
然而,嬴政就是得不到
他求贤若渴,不计较出身,只要有才就愿意用,可惜那群六国贵族没人乐意,不仅不乐意,他们还要想方设法的针对嬴政、针对秦朝,企图能复国。
比如天幕开启后,那群六国贵族不知道制造了多少谣言,也的确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幸好秦军厉害且忠心耿耿,顺藤摸瓜倒是端掉了不少原先藏匿起来的人。当然,这事本身性质恶劣,嬴政又是那个被针对的人,他心情能好就怪了。
还有就是赵高胡亥等人制造出来的各种事情,那二世暴君的名声,也让大秦百姓们慌张了一番,连带着对朝廷也有了些不好的法,不过嬴政出手果断,及时处死了赵高和胡亥,并把他们的下场宣扬了出去,倒是扳回了一局。不过本身大秦的结局还是让它的建设者嬴政不舒服,毕竟嬴政这辈子就的就是他的江山大秦二世而亡,还是以那样的方式,这心情如何能好
最后,就是李斯了。
这也是让嬴政最头疼的人。
前面的两件事固然不是好事,可到底还没发生,他如今又正值壮年,还有翻盘的机会,他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怨恨。
但李斯不一样。
赵高说到底就是个内侍,没了他还有别人能伺候;胡亥他虽然有几分喜欢,但跟扶苏比起来就不算什么,本就没多重的儿子,篡位杀兄为政暴虐无能不说,还把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秦给败了,甚至还被赵高拿捏住,这种又蠢又坏的儿子,杀几个他都不心疼
但李斯跟他们两个都不一样。李斯是他重的治国之臣,李斯本人也是真有手段和能力,从李斯追随他至今,不知为他出了多少计谋、帮他做了多少事,他能灭六
国统一天下,李斯之功不可磨灭,不然他也不会任李斯为相可偏偏,这人最后竟与赵高合谋篡改了他留下的旨意,还杀了扶苏和蒙恬,这点让他很气愤。
众多的儿子里,嬴政其实没一个太得上眼的,这些儿子都不像他,嬴政怕他们担不住大秦的重担。可矮子里面拔高个,嬴政重的自然是扶苏,以后的事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将扶苏与蒙恬拉到了一块,自然是希望扶苏继承大统的,否则他不可能让手持秦军的蒙恬辅佐扶苏。
但李斯违背了他的意愿。
嬴政不知道往后些年具体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李斯这样选择,或许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许是私欲,总之,该气还是得气
不过真要杀了李斯嬴政还是舍不得,别的不说,就李斯幽禁这几日,朝堂上就让他有种不大顺手的感觉,一些案卷上呈的方案也不如意,让嬴政有种“如果李斯在肯定有更好的法子”的想法。这种想法让嬴政有些恼怒和警惕,也让他更加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李斯比较好。
说到底,就是缺人
“要是天幕说说如何得到治世之臣就好了”嬴政如此想着。
又烦恼了几日,眼见着天幕开启之日就要到来,嬴政终于是想好了对李斯的处置。
什么,你说幽禁就是处置
李斯跟韩非可不一样,韩非一心为韩国,李斯之前可是效忠他的,这怎么能算最后的处置呢
于是,在李斯无数次反思质问自己日后为何会做那般选择、心痛自己辛辛苦苦辅佐治理下来的大秦竟落得个二世而亡下场、并且已经对未来彻底放弃、以为自己就要跟师兄韩非一般被幽禁至死的时候,内侍来了。
在李斯不敢置信的神情里,他被内侍带到了嬴政跟前。
“陛下”李斯声音沙哑,心跳极快,脑子飞速的转动着,疯狂的思索嬴政今日召他意欲何为,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