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闺中媚重生嫁权臣 > 121 道士(第1页)

121 道士(第1页)

《另嫁权臣(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那是在黎蔓打算开设求是堂的时候,来福跟自己说抓到了几个刺客,还说似乎冲着她的院子去的。自京郊坠马过后,三年来对能蔽轩虎视眈眈的人不在少数,前前后后来过的刺客杀手没有八十也有五十。

是以当时得了消息的闻砚不甚上心,既源于他对她那时确实没多在意,也因为他自己对这种情况实在习以为常了——那些人之前也不是没对府其他人下过手,但没得逞而已。

闻砚捻着棋子的手指稍稍摩挲几下,对着残局一心二用,仔细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眼下想来,其实也并非毫无疑点:在那次刺客之前,那些人已经消停了好阵子,故而自己还对来福打趣说莫不是赠与自己的“新婚贺礼”。而在那次行刺失败后,府周遭仿佛彻底太平下来,从此无波无澜。

而今再看,那几个刺客真的是因为想警告自己才冲着黎蔓去的吗?黎家女的两次定亲都与天子授意脱不了干系,左相行事已经狂悖到敢专挑永和帝眼皮子底下出手?怕是不见得吧。

棋盘上又落下一子,新上任的御史大夫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人名,他忽地冷笑半声:难怪那批刺客自尽得格外干脆利落,风格如此不同——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麾下。

只可惜那些人自尽得太快,自己又先入为主地给他们定了身份,没来得及多追查些什么……闻砚难得地生出几分懊恼。

在将被杖责过后的双佩转移到地牢的同时,他借着郡主院子里的仆从手脚不干净的缘由,先是派人将仆从们的屋子搜查一遍,从而找到了其余有毒的香丸,又正色询问了白管事那些侍女的生平来历、为人处世。

双佩原名春梅,恰巧是两人回京后白管事才被买进府的,王氏觉得她名字太俗,这才给了新名字。因见她身世清白又干活麻利,正值黎蔓这儿缺人,白管事便安排她到二少夫人院子里当差,不曾想闯出祸来,叫白管事吓了一大跳。

此事并非由王氏做主,白管事得知消息后的惊讶惶恐也不似作假,这两人应是不知情的。而历经两轮审问后双佩交代说她自己是被汪家收买,进府就是奔着取黎蔓的性命。越千山也说那毒香丸就是根据黎蔓的病情“对症下药”。

但闻砚总觉得有些奇怪,汪梁已经死了,汪栋是个欺软怕硬的不敢招惹自己,汪存最近日子难过成那样……不冲着自己难,反而处心积虑地对黎蔓下手?如果是受背后左相冯廷的指使,但两人刚成亲时的刺客呢?也不太能说得通。

汪家背后还有人?而且不是左相?刺杀和下毒都是对方所为?隐隐得出些许结论的人眯了下眼睛,觉得对方不像是因为自己所以牵带黎蔓,而是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汪存目前官职尚在,能叫他甘心被支使的又会是谁?

起码得到左相冯廷的位置……头一个跳出来的是永和帝,闻砚默不作声地盘算起大不韪的念头,“功高震主”云云在眼前飞快闪过。

见主子的手搁在杯盏处迟迟不端,来福抱着那本残谱问:“可是冷了?小的再替您倒杯新的?”不说话权当默认,小厮驾轻就熟拎来茶壶,倒完就贴边站好,知道对方的脾气,眼下是万万打扰不得的。

不会是永和帝,闻砚抿了半口茶水,自顾自地否了念头。先不说“功高震主”用在镇国公以及两位黎小将军在世时更合适,再者永和帝如果容不下黎蔓,就算觉得京城不方便,在远州路上直接跟暗卫下命令就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右相窦让出身普通,宦海浮沉多年最擅长的就是明哲保身,眼下每天都是一副“老夫马上就要告老还乡”的架势,哪里会在这个节骨眼和汪家来往。他一介文官和镇国公之前不见得能有多熟,怎么想都和黎家孤女无冤无仇。

轮椅上的人忽而想:蔓蔓她……知不知道究竟是谁想对她痛下杀手?

他知道黎蔓对自己隐瞒了不少事情,并猜测与三年前的燕北之战息息相关。虽说对方头一个猜的也是左相,但万一这是她不想让自己追问而使出的障眼法呢?闻砚摇摇头,再度落了一子,熟悉又不同的感觉重新涌上心头。

有道是,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顺着这个思路盘算,却也不甚通达。导致燕北之战黎家覆灭的两大源头里,已被褫夺封号、无诏永世不得返京的安王如今还能有这般本事?只是交州总兵的关永任,能叫汪存被其指挥?

他原先很是疑惑,黎蔓为何笃定是左相插手了燕北之战——毕竟这对冯廷来说实在吃力不讨好,但她应该是在禄存星良白那儿确认了一些事情,对安王和关永任分明是已经到了提起都会觉得愤恨的地步。

可如果……那个被她视作仇敌的人不是左相,又或者不仅仅是左相呢?

四下环视,能做到这般地步的确实不多。

闻砚望了眼明月居外,缓缓地蜷了蜷手指,无声地又落一子。

……

因着毒香丸的事,黎蔓被以闻砚为,越千山、秋月、苏叶等人为辅的连环劝说“锁”在府里,一连待了三天,可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其中秋月恨不得叫黎蔓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夸张到后者哭笑不得地对闻砚提起,本是想让他制止一二。不曾想某人临阵倒戈还夸了侍女几句,就差赏赐份例以示嘉奖,差点叫黎蔓气倒。

但皇后为九公主行及笄礼设下的宴席不便推脱,况且为了某人的生辰礼,黎蔓更是说什么都要去。不知道第二个理由的闻砚只得再三叮嘱,又特意多叫了两个家丁随行,这才放人出府。

黎蔓其实也没有十足十的把握,委婉向皇后表达完自己的意愿后更是觉得心脏直跳——皇后答应下来,倒使她已经开始提前紧张了。

这份生辰礼实在有些不走寻常路,不知道闻砚会不会喜欢。黎蔓暗自腹诽,但谁叫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好像什么都不缺。某人那种看了佛经跑去买棺材的习惯,这种投其所好她是万万不能赞同的。

马行街照旧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商贩们搓着手吆喝着自家童叟无欺、物美价廉,客栈里的小狗往炭盆靠了又靠。行人相互交谈,说大宛的使臣将要来访,京城又要热闹一番,谈到尽兴处,还要八卦一番大宛几年前献上的美人到如今也还算受宠云云。

既是出了府,便顺路到书坊转一圈。

后院里的铁匠和刻工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试图对先前制成的铜字进行一番新的改进。具体的式样已经做出过几回,只需对字块大小进行调整——不同书册的印刷要求不同,铜字的大小自然也要随之变化。

除开论辩的日子,求是堂里不准高谈阔论,因此纵使里面坐了不少人,也并不吵闹。黎蔓进去翻阅了番记录借阅的册子,出门时还恰巧撞见带着街道司巡视的方守中,后者看上去并不得空,是以两人并未闲谈,只相互颔。

相比之下,毗邻的卖书处要热闹不少。从碣州采买的纸页前些日子到了,分为上中下三品。黎蔓便让书坊里的伙计选出下品的印了批当下京城里最时兴的不同话本,定了价拿出来售卖。

府家大业大,运送纸页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