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农请父皇进城,尽收魏军残部。平城一战,歼敌三万,燕军士气大振。
拓跋虔既死,平城已失,早有探马报入盛乐,告知魏主拓跋珪。
拓跋珪大惊失色,尤其闻说燕主慕容垂亲征而来,老英雄积威所在,便欲逃走。
北魏拓跋鲜卑各部大人闻慕容垂尚能临阵,亦都开始心怀二意。拓跋珪聚众商议半天去往何处,乃至众论纷纷,一时竟不知往何方逃窜。
慕容垂下令歇兵三日,第四日大军开拔,离了平城一路前行。
不移时来到昔日战场参合陂,慕容垂虎目垂泪,令搭灵棚、筑祭坛、设香案,亲为阵亡将士设祭。只见万人坑上泥土犹新,数万士卒曾是生龙活虎,今已成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冤魂仿佛还在山间飘荡。怎一个惨字说得!
燕军死难将士父兄情难自已,一起放声痛哭,声音响彻山谷,满山野兽闻声皆都逃窜。慕容垂伫立风中,白发苍苍,面对此情此景又惭又恨,不由老泪纵横,犹如挖心掏腹。
忽觉喉间发甜,胸口陡热,一口鲜血喷吐出来,旧疾发作,往后便倒。
诸将大惊,急忙救起,更换马舆,铺以软卧,进至平城西北三十里休整。
慕容垂自知无幸,诏令慕容宝等回军,然后全军陆续撤退。
燕军诸将闻令哀哭震天,无不扼腕痛惜。
慕容垂在平城停留养病十日,命修燕昌城,与平城为犄角之势,使留驻军以防北魏。
十日之后,慕容垂复登车舆,暗传将令:命慕容农、慕容德、慕容隆率三万精兵断后,将一万兵严把平城,又各分一万兵伏于城南左右山谷,以防北魏追军;若魏军不来,则半月后方可急速退回,中间不得有半日耽延。
三将领命,洒泪引兵而去。燕主安排后军妥当,方命大军起行,缓缓退回中山。
当时便有燕军叛卒前至盛乐城,向魏主拓跋珪报告,说燕主吐血病笃,已经回军南还。拓跋珪与北魏诸将正惊慌间,闻听此报这一喜非同小可。
本想乘隙追赶,但闻说燕主留有大将固守平城,便不敢妄动,反引兵退回阴山。
燕军南返,行走未过数日,慕容垂病重难愈,呕血不止。挨至上谷郡沮阳,终于病逝,驾崩于归途之中,终年七十一岁。
太子慕容宝不敢稍停,急令大军兼程赶回燕都中山,这才令全国举哀,为老主发丧。然后在群臣拥立下即燕帝大位,年号永康。
新帝即位,用太尉库辱官伟为太师、左光禄大夫,段崇为太保,其余人各授官职有差。
因遵照慕容垂遗令,检查户口,将军营遣散,分配给各郡县,确定士族原出身,明确官仪。又遣卫将军、赵王慕容麟逼令继母段元妃自杀,谓其有谤君之罪;并扬言段元妃如果不死,皇帝慕容宝则将诛杀段氏家族。
段元妃被逼无奈,痛哭一场,扬声怒骂,并下诅咒:慕容宝逼杀继母,罪恶淘天;定不能保守社稷,慕容家族不知死所!
咒骂已毕,服毒自杀。
因慕容宝即位后法律严峻、政令苛刻,且心中有鬼,惟恐群臣议论参合陂之败,至若见有人聚众闲谈,也要究问论罪,投于监狱。
继位不久,朝廷上下便人心各异,百姓中欲反者至十之八九。
转过年来,群臣请立储君。
画外音:慕容宝庶子清河公慕容会多才多艺,有雄才大略,颇得慕容垂器重。慕容宝出兵北伐时,便派慕容会代掌东宫之事,总录朝政,察其才能,深表满意。慕容垂复伐北魏,因龙城是宗庙所在,又遣慕容会镇守幽州,付以防守东北重任,精心选派下属官吏辅佐。慕容垂临终时遗令,命慕容宝继皇帝大位,必立慕容会为太子方可。慕容宝当时千应万允,一旦登基,则因宠爱幼子濮阳公慕容策,便有违背前诺之心。
于是便即召集宗室重臣,将先帝遗命及己意一并说出,诏命众议。
长子长乐公慕容盛自以为比慕容会年长,便以慕容会先于自己为耻,于是率先出班,极力赞成立慕容策为嗣。
慕容宝又问赵王慕容麟、高阳王慕容隆,二人奉承慕容宝旨意,亦赞成立慕容策。
慕容宝于是策封慕容策生母为皇后,慕容策为皇太子,慕容盛、慕容会晋升为王。
慕容垂在世之日,因建都江北之中,故此四边威服,皆奉为正统宗主。今慕容垂既死,秦、河、雍、凉诸侯皆怀异志。
晋永和二十一年六月,三河王吕光闻燕主已亡,遂即皇帝大位,以世子吕绍为太子,国号大凉,改元龙飞元年;设置百官,遣使拜秃发乌孤为益州牧。
乌孤谓凉王使者道:吕王称帝,倒也当得。但其诸子贪淫不仁,三个外甥又为人暴虐,远近皆知,万民愁怨。孤岂可违背百姓之心,受此不义之封!
于是留其鼓吹、羽仪等赐,谢遣其使,不受封爵。
当年同月,代魏左司马许谦上奏魏王拓跋珪:臣闻近来国内凤凰来仪,蛟龙屡现,此乃大王之德,方使国内有此祥瑞。今燕军刹羽而归,燕主晏驾,皆天意属于大王。大王德并唐虞,明越文武,可即皇帝大位,以安士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