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文学网

楠楠文学网>道为心生 > 第8章 夫子讲道(第1页)

第8章 夫子讲道(第1页)

“医之道,以福泽万民为宗旨,仁德者天地之幸,私恶者祸乱天地,且将未解之术传世人,无疑会引灾祸,遗害万年。自古极少人知晓,除黄帝内经外,还有真正的医道精髓,炎黄真经。

炎黄真经是黄帝结合岐伯为的六臣平素问答记录、炎帝的神农本草经汇编而成,庄圣在机缘巧合下获得神书,此后一脉单传,你为第三十三代传人……”

“据庄圣玉简记载,炎黄真经内含惊世针法、生死人而肉白骨、植灵、双修之术、长寿经、音乐、炼器……岐伯、炎帝、黄帝天纵奇才,医术万古无人出其左右,创出此等神术,不足为奇”。

“这本古书传自庄圣手中,是炎黄唯一在世的真正传承,为师从上古代代传人手中,汇总出较为完整的一套刺穴针灸之法……”

“为师现在将它传承给你,希望你学医泽世,救死扶伤。炎黄古书内有伏羲九神针,以三指脉法为基,领悟气口九道脉后,方得神针。为师之道志不在此,将此炎黄传承托付于你,若你此生不能参悟,务必尽早传于赤诚之人……”

“道不轻传,况且行医者诊病无常态,最重临床实践,同病不同人,在共性中求个性,以便对症下药。医之一道博大精深,随病之变增有无穷无限,其有三大传承,分岐黄、悬壶、杏林。岐黄最玄妙,悬壶最基广,杏林最专精”。

“难经记载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为医者治本,设法去除沉疴痼疾,固本培元最上。医者祛毒疗伤,纠缠于病毒中。毒释之为厚也,从屮从毒,害人之艹,谓之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药物损伤人体之能力,也称为毒。

药物用以治疗疾病的偏性,亦称为毒。邪气过盛,积聚起来,或难以去除者,是邪气的“毒”。医毒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医诊时当随机应变!医者一生致力于解毒、治伤、通经疏脉、养穴补损……”。

医道学无止境,徒儿他人之事,我事之师,你莫要好高骛远,所谓三人为师焉,一法通则万法明,为医者谦虚好学,多识多思方能触类旁通”。

炎黄真经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为上佳”。

“毒分内外,有形无形,本质是破坏、阻塞体内运转机能。内毒是指内生之毒,系由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障碍,机体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以致邪气亢盛而成内毒,是病理产物蕴结日久而成。内毒常见的特征是致病多且病情复杂、病程漫长、胶固难解”。

“外毒是指感染疫疠之气,或由六淫之邪蕴聚演化,或指一些有毒的致病物质;六淫邪气在聚集、蕴结、壅阻等状态下,表现出“厚”的特征,致病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使人体产生急、危、重证候……”

……

以夫子能耐,完全能将道法感悟尽数刻入玉简,但这样做只会揠苗助长,影响弟子道心道途。

秘法神通不到相应境界,神魂无法承受,轻则道基崩塌,重则立时丧命。一般的功法玉简均设有传阅的相应禁制,唯有一些大能,能将基础常识封印在传承弟子的神魂中,助其感悟。

但没有经过自身实践的感悟,强学他人之道,难免拾人牙慧,扼杀自身潜力。学而不践,参悟最基础的功法、术法、武技尚且困难无比,更别提精通了,除非天赋异禀,灵根体质十分契合……

夫子不再像以往那样循序渐进,每日授教的内容多且杂,大多为晦涩深奥,常人识见如天文数字,能记住适合自己的喜好尚为不易,更别提记忆各类药草丹方、矿石金属、种族形态、阵法符篆……

记忆的痛苦是不明其所以,也更易忘记。禁地、死地、福地、灵地……夫子几乎无所不知,顾苍生每日强行硬记,只觉头疼欲裂,日日痛苦难熬。

强行记忆,用脑过度,耗费的是心神,苍生每日头晕目眩,苦不堪言。夫子传授道法的声音在脑中盘旋,在确保没有任何缺失、音错误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连晚上睡觉亦不会停止。

隔日清晨又要重来一遍,且每刻一心四用,雕刻符篆、绘画书法、医理开穴、儒家圣言无一落下,可想而知顾苍生学习天赋是如何的逆天。

学武之途,最重基础,武法衔接,重在觉识反应。小毛驴与顾苍生寸步不离,在惩罚中干扰顾苍生参悟记忆,是夫子主要的训练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