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被当做傀儡的魏殇帝,另外两位天保皇帝和承天皇帝,都是中兴之主,在位时期国力雄厚。蒙美姣被魏人称为“中兴之母”,打赢了大魏保卫战,可惜在后世文人的笔下却被称为“艳后”;
耶律普速完更为特殊,是她父亲因为太子年幼要求她临朝称制,也完美贯彻执行父亲耶律大石制定的国策,对外派兵,对内生聚,在位时期国力达到了巅峰。
“能敢于当女皇帝的,除了身不由己的魏殇帝,其他几位都是相当优秀。”察必皇后对着陪伴在身边的管道升说道,“中兴之主中兴之母,这样的称呼,来当朝人士对她们还是满意的。”
管道升微微颔首,着天幕放出的画像,手中执笔,将她们画下来,准备出版印刷,给天下女子立新的榜样。
察必皇后想起自家老祖宗,自信地站起来,满怀信心向天幕“我蒙古人没那么迂腐,掌权的女性可不少”
天幕正好说到了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
就连蒙元和满清两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政权,也不乏执掌大权的女性。
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从蒙古汗国到元朝比较特殊。
蒙古人并没有汉人的“牝鸡司晨”说法,13位皇帝,有11位后妃干政。
蒙古族更信任自己族人,这里的信任不分男女。因此蒙古族女性也可以参加军事、政治高层的活动,但是汉人男性反而是有限制。
蒙古汗国真正临朝称制执掌大权的,有两位皇后。
昭慈皇后,从公元1242年持续到1246年,只有短短两年。
钦淑皇后,从公元1248到公元1251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
国,建国以后三四十年都是女性临朝称制。
忽必烈继位后改蒙古汗国为“大元”,此后推崇儒家,不再有临朝称制的皇后,但是干政的女性后妃权贵并不少。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公元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庄妃成为圣母皇太后。1661年,才8岁的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虽然没有临朝称制,但是辅佐了两位帝王,是古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许多政策背后都有她的影子。
有一种关于顺治帝是否真心宠董鄂氏的猜测,就是说顺治帝是为了母子斗法,为了满蒙之争,为了摆脱孝庄太后的控制。也或许是如同光绪帝与珍妃,为了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既有赌气成分,也有抱团取暖的惺惺相惜。
而且所谓的孝庄太后靠多尔衮,有关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正史上从未记载,一直是野史流传。
这足以说明,孝庄太后虽然没有临朝称制,也依然掌握了实权。
从大清建国第7年,皇太极并不重视的庄妃就开始执掌大权,将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轮流扶持上位,在当时虎视眈眈的众多满蒙贵族、和诸多皇子皇孙中,手段可见一斑。
大家是不是发现少了几个王朝
嬴政不需要天幕解释,已经知道为什么少了大秦。
但是此时的他,已经非常有自信的表示这一世,大秦定然不会二世而亡
着满坑满谷的人才,再想想最近收到越来越多的籍,还有产出各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作坊,嬴政仿佛到了大秦未来更大的疆域。
于是,这一次缺席,也没有太失落。
秦朝隋朝太短命了,还等不到建国60年。
假如独孤皇后活过隋文帝,没准可以权力平稳过渡后世皇帝总着太后专权,却不到权力的平稳过渡,以上的太后,谁的王朝短命了元朝单独论短命,加上蒙古汗国,再蒙元的地盘,华夏古代最巅峰的时刻值了
杨坚和独孤皇后四目相对,面色苦涩。
他们俩的四个儿子各有缺点,杨勇杨广各有明显缺陷,可是两人亲生的女儿们也没有很出色。
天幕说可以让独孤皇后过渡权力,杨坚也愿意,问题是,他们并不知道独孤皇后因为什么病死的,想要提防都无从下手。
“皇后,你可要长长久久地陪着朕”杨坚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仿佛这样就能一直把妻子抓在身边。
独孤皇后反手握住丈夫的手,仿佛回到了最初从战乱之中走来时的相濡以沫。
这一刻,任何子女对他们而言,都比不上彼此的地位。
还有一个特殊的明朝。
大明自公元1368年建国,到建国97年,女性还在殉葬呢。直到1465年明英宗死时,殉葬制度才得以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