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开心的第七十三天:极夜◎
王清清是对冰窖很感兴趣的。
她天生怕热体质,对其他人来说熬一熬就能过去的温度,对她来说就是每天都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痛苦。
因为怕热所以夏天不想动弹,但一停下来无事可做,注意力又会不自觉地被温度吸引,开始思考“这么艰难困苦的人生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的哲学问题。
现在眼看着解决夏季磨难的机会近在眼前,王清清脑瓜子转得飞快。
冬天要从建造冰窖开始储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当然是低温啊!
就现在外面那个温度,他们要挖冰窖,就少不了徒手挖开冻土层的过程。
可同样的,冬天开始造冰窖的优势也是低温!
江暮云在前世听人说过一两句冰窖的事:“建造冰窖储冰的原理还挺简单的,第一泥土隔热,第二冰块越大化得越慢。”
华—国的文明传承没有断代,各种古迹留存不少,就算没有专门了解过这些,旅游的时候也看过一点。
秦时文从前去首都比赛的时候逛过首都的古建筑群,其中就有专供古代皇室使用的冰窖。
“我记得在首都的那个冰窖,是半地下式的结构,类似窑洞。储冰室内部有挖排水沟渠,防止冰块化出的水继续融冰。”
秦时文努力回忆自己当时看过的冰窖。
楚不闻对这些东西了解得更多一点:“冰窖储冰大概是两层隔温措施。第一层是依靠泥土,挖得越深,隔温层越厚。第二层其实是堆放在冰窖内部的冰。”
“我们可以把冰窖内存放的所有冰块看成两部分。”
楚不闻随手拎了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存放在外层的冰可以看成是冰窖的一部分,用冰造出一个冰箱,然后把冰放进冰箱里保存。”
江暮云接了一句:“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在雪地里挖个坑当冰箱,然后把需要冷冻的食物放进去保存一样。”
赵家昊看着地上呈“回”字形的示意图道:“那我们现在才开始挖冰窖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嘛,至少我们不用在外层堆冰,我们可以直接浇冰墙。浇完的冰墙还能继续在冬天里冻着,冻成积年老冰块,温度回升的时候更难融化,那隔温效果不是更好?”
江暮云点头:“确实是。”
开采运输进冰窖里的冰都是块状的堆叠在一起,本身就不是一整块。相比起来,当然是在造冰窖的时候直接浇出来的一整面冰墙更难融化。
古人不浇冰墙也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华—国历朝历代的都城都很少有这么冷的时候,浇上去的水一时半会儿根本冻不住,想浇筑冰墙也没那个条件,不如直接在江河里采冰来得方便快捷。
而他们现在……没法采冰,只能自己造冰。
因为在冬天到来之前一场大旱已经让周边所有江河湖泊枯竭,在降雪到啦之前,这里唯一下过的一场雨,就是带着不明毒性的酸雨。
现在的河床里没有冰,只有被冻得硬邦邦活像是水泥块的雪。
但好处也很明显。
他们挖开冻土层的困难程度会直线下降。
土壤里的水分含量低,即便因为低温成了冻土,那也是瘸了腿的冻土,挖掘难度和高原上的那种积年老冻土完全没法比。
秦时武抓抓头发:“我们这里的冻土层应该属于季节性冻土,假设这个冰窖是会被我们长期使用的,冻胀融沉反复折腾比较麻烦。”
江暮云倒不觉得:“冻胀融沉对建筑物的主要影响是使建筑物变形,我们这里是山体,结构本身就比普通建筑物稳固,再考虑到含水量的问题,冻土层对我们的影响有限。”
“最重要的是,我们造的是冰窖。”
江暮云把楚不闻画的小示意图中间的部分涂上:“建筑内部会被冰块填成实心的那种,冰窖外部结构塌了都无所谓——当然最好还是别塌,不然我们又得重新挖。只要排水沟没被堵上就都好说。”
王清清两眼亮晶晶:“那我们考虑一下选址问题?”
李安轩在心里考虑了很久:“首先最好离我们的居住地不要太远,不然夏天把冰抬出来路上就化光了。其次选在背阳坡,这样更方便保温隔热。”
“最重要的是。”
李安轩道:“我觉得可以离种菜的山洞稍微近一点。冰窖附近温度多少会低一些吧?这样可以让农作物在夏天稍微蹭点凉气,别浪费嘛。”
前两点属于常识问题了,最后一点大家还真没考虑到。
江暮云单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道:“咱不是准备了两个山洞放农作物吗?一个建暖炕,一个建冰窖呗。就把冰窖入口放在山洞里,斜着往下挖出一个冰窖,你们觉得怎么样?”
山体内部温度低,这个道理谁都知道。直接把冰窖挖在山洞里,确实省了他们一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