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要用退三步来偿还。
可这青山偏要散尽飞烟,为他俯。
风浮濯坐此地一天一夜,才肯接纳了整座仙山。
且做到尽善尽美,为漫山铺满“葱绿”之色。
眼前一转,第三幕,是他独坐空桑山修炼,听风浩荡。
第四幕,是他与弋祯法师第一回下棋,却因敬重师长,而总要退让。
……
风浮濯的日子并无太多殊异。
第五幕、第六幕、第七幕都是些风浮濯躬耕农亩,闭眼打坐,受弋祯法师教诲的光景,少有可看之处。
直到第十幕,丰南王朝已到强弩之末,人间即将易主,他随着弋祯法师下山慰魂。
六州颓然,流寇、外敌不顾民众死活,开了大坝漫了一座弹丸大的城,死的死,伤的伤,叫苦连天。奈何,那年出了个臭名昭着的昏君,无心整治已逝之人、毁坏的大坝。如此风雨飘摇,却在宫中夜夜笙歌。
此时,一个旁系世家子弟,禹广,挺身而出。因暗养精兵多年,自小跟在军队里学习兵法,与忠贞良士打好关系,再勾结武将推翻此前帝政。治水济人,笼络民心,一举称帝。
至此,国名也改为“大禹王朝”,并沿用至今。
风浮濯在六州上下帮扶,积攒功德无数,已有名冠天下之势。
自此,风浮濯下山的次数已不胜枚举。
幸而,禹氏的统治极为森严,所做皆为利事——灭流寇,剿奸佞,兴理学。无论民间还是皇朝,国运都到了鼎盛之时。
但风浮濯有一处放心不下。
祉州。
正因在六州边境,灭了一个蛮夷兰氏,也常有其他氏族暗流涌动。
祉州多灾多难,要么常有杀人放火之事,要么被夺了粮仓,闹起饥荒。
风浮濯也正在此时,割血喂养整座祉州百姓,致使筋脉坏死,险些葬送了性命。
百姓们感激涕零,为报答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太子殿下”,大兴庙宇,还依照“倦空君”的名头,铸造一个“香火圣地”,外来朝圣者数不胜数,财源广进。
随即,他们觅得良机,将此个经历,用传记、戏曲、画卷的法子告知天下人,再敛了一把钱财。
只是可惜,区区五十年后,这佛像便易了主,至于是谁,也早已被人忘了姓名。望枯亲眼所见的道思庙,只是所剩无几的一个——不过,这都为后话了。
但风浮濯因祸得福,得了舍竹帝君亲授的三根结靡琴弦。
自此,他虽还会帮扶,但再不会贸然行事,性子也逐日变得内敛。
牵挂于心的事更是寥寥无几。
硬要说有意思的,当属门前忽而冒出的野蕨菜,风浮濯择来吃,应是颇有喜欢,便不由多食了一碗米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倒也有“人情味”的时候。
望枯不再细究他的琐事,只是一心去找寻七魂六魄的蛛丝马迹。而这一回,黯淡无光的世道里,忽而亮堂太多。
望枯再一回,这些承载着过往的碎片,竟各个显现出自己的面庞。
第一眼,是风浮濯居高台,趁着月色朦胧与桑落痛骂时,远远瞥了一眼那跌坐在地的人。
还有一记心声——